更新时间: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博汇股份被要求补税5亿元,则是因为公司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被税务部门认定需要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博汇股份对此不认同,最终是否补税、如何补税等仍有待税企双方良性沟通。
“屿见闽南”在厦门市委市政府、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市文旅局大力支持下,由象屿集团旗下邮轮母港集团历时三年精心打磨。公司负责人称,项目秉持致敬闽南、献礼城市的初心,旨在打造“全球闽南文化之窗”和厦门文旅名片,以“可触摸、可交互、可共情”的创新模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调查研究、办公用房、公款消费、铺张浪费等问题一项一项抓、一个一个治,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推动党风政风清明、社风民风清朗,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作风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容易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比如,有的作风顽疾花样翻新,躲进“青纱帐”、玩起“障眼法”,成为干群之间的“隔离带”、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党员干部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