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华法系在新时代复兴,它追求的不是“恶法亦法”而是良法善治,强调公民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协调发展。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立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司法执法工作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情、理、法有机统一;政府与社会协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最高人民法院联系帮扶106家工作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以点带面促进基层法院全面建强。选派231名优秀干部援藏援疆援青。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633件,法院审结422件,其中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及和解撤诉占84.8%。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3.1万件,采纳率99.1%。在履行行政诉讼监督职责中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依法提出检察建议1.7万件。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防止以罚代刑、当罚不罚。
有力维护金融安全。审结金融案件266万件。严惩非法金融活动,审结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案件2.5万件4.8万人。王某诱骗2.9万人购买所谓“虚拟币”,非法获利9亿余元,并在境外“洗白”,法院以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判处其无期徒刑。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有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暨某伙同他人控制97个证券账户,以非法手段影响股价,获利1.8亿元,法院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4500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高度评价大国工匠,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4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国际的前头,这里边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我们要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要搞好。”
“波啦(藏语,即老人家),您的这批羊需要去县里畜牧局做一个检疫,我这里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好了之后,您联系我,我这边马上帮您办理通关手续。”次仁措姆向牧民大爷解释道。口岸开放之初,日喀则海关里孜监管点的女同志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专业优势,开展助力仲巴县畜牧业出口专项行动,检查排查活羊疫病疫情,通过政策解读、业务咨询等方式,引导本地牧民、盐企开展活羊、矿盐出口贸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增加优质供给,是增强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潜能的关键一招。首发经济以高质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有望成为市场新亮点。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代表认为,我国首发经济从点到面、由量到质,以其独特的创新内涵,逐渐成为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