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22日至24日,受接连两股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6℃,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东部以及贵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8~10℃;北方地区有4~6级偏北风,其中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北部、黄淮等地阵风8~9级;东部海域风力5~6级、阵风7~8级。受大风影响,22日白天,新疆南部、青海北部、内蒙古中西部、陕西中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东南部局地有沙尘暴。23日至24日,受蒙古气旋东移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他透露,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选取17个旗县开展解决草原过牧试点工作,探索出规模化集中养殖、区域性冷季异地代养、饲草料中央厨房建设等十种分流模式,试点旗县分流超载牲畜376.9万羊单位,草畜平衡指数从23.9%降到10%以下,草原过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4月2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关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和沙尘,关注对农业设施、交通、人体健康等影响。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