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今年1月在辽宁考察时,总书记对辽宁提出几方面工作要求,打头的就是“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老企业同样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切不可把传统产业一概视为‘低端产业’、‘落后产业’一退了之,否则就可能导致新旧动能断档失速、加剧结构调整阵痛。”
第2个“红包”,也不小。根据预测,未来几年要上高中和大学的人还要迎来一个高峰。那这次明确,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上万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上千所优质普通高中,“双一流”高校本科要再扩招2万人。清华已经率先宣布,今年的本科要增加大概150个名额。
三是聚焦社区,加快构建社区老年人一站式服务网络。老年人需要服务的时候,应该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无论是吃饭、购物、社交、娱乐、康复、护理还是配药。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在老年人聚集的区域构建连锁化、品牌化的综合服务网点。很多老年人商品没有很好的投放渠道,或者渠道费用高,建设这样的网络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也为企业找到对接平台。
三是优化涉企监管检查。按照“无事不扰”的要求,推动监管执法更加科学、精准、高效。比如,完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明确检查事项、检查标准和检查方式;全面推行“检查码”,提升监管检查的效能;在职业举报、网络舆论环境、涉企案件办理、异地执法协同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会上,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从经济谈到文化,从青年谈到老年,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国际。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我相信随着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高校同质化的问题会得到根本规避和解决。
在当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郑栅洁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正在把“十四五”发展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各项目标任务进展符合预期,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得到更广泛认可。
最近几年大家都喜欢看方言版的影视作品,比如说沪语电影《爱情神话》、沪语电视剧《繁花》以及沪语话剧《长恨歌》等都很火爆。保护上海的地方文化就是保护上海的根脉,是很迫切的事情,我强烈地建议多举办一些上海话的视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