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新就业形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用工关系、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方面更加灵活,部分企业为追求快速扩张,可能忽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通州区检察院检察长李辰介绍,将坚持“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以案促治,加强新就业形态用工监管,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教育,帮助劳动者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坚持保护与教育相结合,允许学校依法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不因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而承担侵权责任。”最高法表示,保障教育惩戒行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对于支持并保障学校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规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行为具有重要的规则引领和示范意义。
针对学员个体差异大,以及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特点,学校创新性地推出“大班授课+个别辅导”的复合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严格遵循“三慢原则”:慢讲解、多重复、勤练习。每节课配备图文手册,会用大号字体特别标注关键步骤,并引入线上复习平台与智能教具,帮助学员课后复习巩固。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建立了三大智能化系统:智能排课系统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教学评估系统进行多维度、全过程质量监控,学员数据分析系统支持个性化精准教学。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