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吴鹏泉)近年来,多地有个别农贸市场爆出“鬼秤”事件。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在全国两会期间说,由于作弊手段隐蔽、执法取证难、处罚力度轻、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导致“鬼秤”问题屡禁难绝,消费者权益屡受侵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围绕“一老一幼”,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也在两会期间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重点加强支持,以公建民营的方式提供更低成本的场所设施,支持专业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秉持“大一统”的国家理念,坚持以民为本,崇尚礼法合治,在基层治理中维护家庭伦理与社会和谐,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今天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法学教师,在参与普法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有学法用法的热情,却苦于专业学习的门槛较高。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在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讲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法律故事与当代经典案例,真正落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可入脑入心、事半功倍。
柏林3月8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社民党)8日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初步协议。联合组阁谈判或于下周开始。
天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印发实施《2024年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从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五大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动59项重点任务落实。2023年,天津相继印发“民营17条”和“民营29条”,还组建了市级政策宣讲团,深入16个区逐一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会,举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此外,支持海河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龙头上市公司等合作设立母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资本和产业支撑作用。
何买拉苏也建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共同推动民族音乐创新,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