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8日上午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如下:
何买拉苏也建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共同推动民族音乐创新,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完)
2023年初,彼时,新婚不久的牛丹得知单位正在召集第一批赶赴里孜口岸参与建设的人员,她主动报名,“口岸前期的建设工作,谁做都是做,何况我是党员”。踏上仲巴县的土地,牛丹才深刻感受到什么叫艰苦:满目光秃不见树,漫天沙尘化作土……原本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孜却寒意逼人,冷得发抖。“头昏脑胀、呼吸急促,特别是晚上,难受得睡不着,就那么睁着眼睛,翻来覆去熬到天亮。”在里孜口岸的第一夜,牛丹至今仍记忆犹新。
“方卣的腹部中央,铸造成方槽,形成十字形管道,可以放置炭火或浸入沸水调节酒的温度。”徐长青表示,这件青铜卣器体采用浑铸技术,各部位严丝合缝,浑然一体,此外盖、提梁、环钮则采用分铸法,分别铸造,然后逐一铸接成型,铸造工艺十分讲究。
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制定适用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对父母为已婚子女购房、以离婚方式逃债、恶犬伤人等争讼问题明确裁判规则,把民法典彰显的家庭要和睦、诚信受保护、侵权必担责等精神落到实处。审结涉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548.3万件。发布治理高额彩礼司法解释,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涉婚约财产纠纷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司法守护“夕阳红”。发布涉养老服务纠纷典型案例,推动养老机构善尽安全保障义务、加强服务场所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舒心养老。在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明确侵权方须向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仍在工作领薪的受害方支付误工费,保障老有所为。司法守护“半边天”。会同全国妇联发布反家暴典型案例,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6351份,同比增长11.5%,对无视禁令、滥施威胁恐吓的行为人以拒不执行裁定罪判处刑罚。审理涉平等就业、职场性骚扰等案件,依法保障妇女权益。司法守护“安居梦”。依法审理涉商品房买卖、建筑工程合同等案件,保障“保交楼”、“保交房”项目资金闭环使用,促进复工续建;对符合交房条件的依法解除查封,累计推动1920多万套房屋顺利办证。司法守护“放心购”。依法规制“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某“职业闭店人”接手瑜伽店即注销,致债权人无法受偿,法院审理认定系恶意注销帮助他人逃债,判令其清偿债务,并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开展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逃债专项治理。司法守护网络清朗。持续从严惩治网络暴力犯罪,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292人定罪判刑,以侮辱罪、诽谤罪对91人定罪判刑。
把民声、民意、民智带到两会,让亿万人民所思所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显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2024年3月6日,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在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湟源县丹噶尔古城内,运动员和教练员们被古色古香的建筑、历经岁月的青石板路与雕梁画栋拉回了旧时光。街边传统的手工作坊,处处散发着独特韵味。湟源陈醋、手工皮雕、精美刺绣,让运动员们沉浸在丹噶尔古城浓郁的民俗风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