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针对侵权货物漂移新趋势,粤港两地海关在跨关区、跨区域联合执法方面迅速共享风险信息,层层实施布控拦截,合作开展案件调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合作机制。本案是粤港两地海关密切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海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职责担当。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2023年12月,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在对1批出口货物查验时,发现有72辆自行车使用“FOREVER”商标标识,货值人民币9299.06元。经权利人确认,上述货物为侵权货物,海关依法对货物实施扣留并立案调查。案件调查期间,《裁量基准(三)》公布施行。海关调查认定当事人为初次违法,符合《裁量基准(三)》第八条规定的“进出口侵权货物数量五百件以下且价值一万元以下,当事人书面承认货物为侵权货物,自愿放弃侵权货物并交由海关依法处理的”初次违法可以不罚情形,于2024年1月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履行不得进出口侵权货物的义务,并予以教育。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本案作为全国海关系统首次成功引入技术调查官实施专利权海关保护的典型案例,由技术调查官结合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协助海关对设备中与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相关的结构部件进行查验取证,在保障权利人查看货物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压缩查验时间,保障了发货人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技术调查机制对海关保护措施的专业支撑作用,为海关系统深入开展专利权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