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对中新经纬表示,消费者在购买类似线上课程时,要核实宣传真实性,警惕“明星噱头”。如上述消费者反馈授课时长等问题,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若明星或平台夸大课程效果,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或欺诈。
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的纸质消费券,不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需要通过进一步升级与完善来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在实体券上印制二维码的方式来承载数字信息,从而巧妙完成电子消费券的“适老化”改造,既让部分老人“抢得到”“用得上”,也便于职能部门进行数字化管理。在发放方式上,诚如此番政协委员所建议的,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提供线上领取渠道的同时,也在行政中心、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领取点。
“先用后付”是各大电商平台近年来基于消费者的信用记录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支付模式,允许达到一定信用条件的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或体验服务一段时间后再支付费用。“满意后再付款,不满意轻松退货”的宣传语看似百利无一害,但实践中反映出诸多问题。消费者在使用时应当警惕以下潜在风险: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美乌代表团还讨论了人道主义努力作为和平进程一部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停火期间,包括释放被拘留的民众、交换战俘以及帮助流离失所的乌克兰儿童返回家园等。
第二十四条 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明确具体,注重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
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四点看法》一文中,陈志文写道,1999年的大扩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时期,高校总量从1000所增长至目前的2760所。一方面招生人数在快速增长,一方面高校纷纷走向综合定位,什么学科专业都敢办、都能办,从学科专业设置看,高校区别不大,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盛况。高校忙于“卖”文凭,忘记了真实的社会需求。“显然,我们并没有真正面对社会需求,而是陷入了学校自循环的小圈子,本质上更接近于‘卖文凭’,而不是真正的社会需要。”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