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事实上,为应对预付式消费中频频发生的问题,全国各地已采取多项监管措施,从立法、资金监管、信用约束等多方面构建治理体系,一起来看看各地的探索。
还有多款护颈枕的商品名称前被商家标注了“骨科医生推荐”。记者向所属店铺的客服咨询,有没有和某位医生合作或有没有得到具体某位医生的推荐时,有的客服直接回答“否”,有的客服只简单回答了“是”后再没有后续回应。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进入三月以来,随着天气转暖,新疆伊宁县的牧民开启了从冬牧场到春牧场的转场之路。在鄂托克赛尔冬牧场,牧民巴哈古丽·布吉巴依正忙着把家里的300多只羊赶上卡车,他们要转场到200多公里外的春牧场。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吴景丽:比如说消费者在健身房办了一张年卡,他只消费了一半还剩下余额,但是健身房却拒绝向其退款。此时消费者诉讼到法院之后,健身房掌握着这些证据,但是健身房拒不向法院提供,此时,法院就要做出不利于对经营者的解释,来支持消费者的诉求。
看似双赢,为何走不下去?问题出在预付资金监管乏力。中消协分析去年全国受理投诉情况,发现在各种预付式消费问题中,资金安全风险最为突出。经营者回笼了资金往往就支付了各项费用,有的想扩大经营,摊子越铺越大,入不敷出;有的对市场判断失误,后续客源跟不上,资金链断裂。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