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作品主要故事线索明确,以一年周期及四季轮转为时间刻度,讲述了一个农村出生、进城工作、经历中年丧偶等变故、不堪城市重负而停薪留职的职场女性地青萍,随好友老原回到家乡平原村福田庄附近的美丽山村宝水村合伙经营农家乐,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深刻体察乡村社会肌理的故事。作品同时又穿插了几个主次分明、明暗对应、相对平行的辅助故事,通过塑造村社干部、德高望重老人、乡建专家、手艺人、支教学生等各类人物群像,描摹丰盈乡村风物,揭示了乡村蕴藏的“传统中国深厚绵延的伦常智慧”,展示了建设者们实践而来的“朝气蓬勃的新观念、新情感、新经验”,实现了新时代乡村题材作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融汇传统与现代”③的效果。从现实角度讲,作品非常突出地关切了城乡融合发展困境这一社会学前沿话题,以文学的方式介入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作品成为了一个多重价值并重的创新读本,从而印证了授奖辞所说的“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
超亿台!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10035万台。
回顾当代文学史上的好作品,除艺术上吸引人,也要对现实有所观照,也就是要有问题意识,让读者共鸣,才能以文化人。消除绝对脱贫后,随着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乡村治理难题显现,而诸多细枝末节还不甚明显。《宝水》作为文学作品,非常有超前意识地探讨了这些话题,令人称赞。作者自述反复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作《乡土中国》,因而准确把握到乡村“差序格局”等实质㉓,让《宝水》有扎实的实践和理论支撑,从而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魂,呈现出乡村治理方面“朝气蓬勃的新观念、新情感、新经验”㉔,对读者认识和处理问题形成前瞻性的启示。
有学者归纳,中国乡村自百年前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对象后,在“启蒙乡土小说”“主流现实主义乡土小说”阶段,乡村一度以愚昧凋敝落后面目,或者作为抗争城市失序发展的对照想象空间示人,直到“中国式的乡村小说形成”,文学才真正把乡村聚焦为主体。⑱如果不能在文学的流转变调中去看待《宝水》,则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本人在创作谈中提到“我想写有新特质的乡村,而牧歌式的,悲歌式的,审判式的......虽然比较好把握,却也实在提不起我的兴致。”⑲可见作者是在尊重文学传统中的寻找突破,是几经创作方向大幅度调整而出的精心力作。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脱贫攻坚胜利,开始乡村全面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阶段,乡村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被激活,乡村文化正在走向繁荣已是事实,乡村社会快速变革,需要能把握当下乡村实质的文学作品出现,应时而变,保持文学蓬勃的生命力。乡村振兴,文化如何先行,《宝水》对豫北乡村民俗风物的丰富呈现,乡村文旅产业的擘画,体现了文化的“有形”感、“价值”感,是作品适应时代要求的表现。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