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英代表共同参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特展。展览以“康河流韵墨映千年”为主题,分为“万物有灵”“择水而居”“图像证史”等板块,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高清调色打样稿展示了宋代绘画的独特魅力。
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创造了人类防沙治沙史上的绿色奇迹。治沙的同时,当地发展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带动农民增收,阿克苏苹果林硕果累累、于田县玫瑰花基地花开遍地。珍珠贝、罗氏沼虾、大螃蟹……沙漠边缘还发展起养殖业,为治沙致富开辟新路径。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瓦莱丽·希基表示,对各国来说,中国治沙故事是展现如何更好发展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案例让世界看到了未来的图景,以及实现这一图景的路径。
为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国行动展现大国担当。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中国携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2024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的首批9个小额项目获得通过,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浙江各地一直在因地制宜提升森林粮食供给能力,树上收油茶、山核桃,树下挖竹笋、食用菌,林间套种中药材……树上长的、地上冒的、土里藏的全是宝贝。
早春,浙江一条刷爆朋友圈的消息,也是千百年来浙江人与脚下这片土地的约定。一根根鲜嫩的春笋,总会按时出现在浙江人的餐桌,成为“春季味道”之一。
长期以来,儿童就医难、儿科医生荒等问题,是困扰儿童医疗服务供给的“顽疾”。从全国层面看,近年来我国儿科医疗资源不断增加,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据国家卫健委统计,目前全国儿童医院达162家,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近4400家,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从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