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当前,深化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攻坚期,经济大省更要责无旁贷、勇挑重担。
会议听取了大会副秘书长刘俊臣作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关于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刘俊臣说,到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269件议案,其中,代表团提出的26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243件。在这些议案中,有关立法方面的268件;有关监督方面的1件。内容主要集中在: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聚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健全涉外领域立法。大会秘书处对代表提出的议案逐件认真分析研究,认为没有需要列入本次会议审议的议案。大会秘书处建议,将代表提出的议案分别交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有关专门委员会对上述议案进行审议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结果报告,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就代表议案审议和相关工作提出如下建议: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立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不断扩大代表对立法工作的参与。
社区空间的产业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城市竞争力。面向广州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蓝图,广州正在“社区绣花”行动中以社区为单元,不断优化社区产业空间,激发城市产业发展动能。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以“末次间冰期以来伊朗北部黄土—古土壤沉积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为题,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发表。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今年两会期间,不管是在大会堂,还是在各个驻地,民生问题始终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民生无小事。今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那么,怎么来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李新宇建议,室内除尘可以摆放绿萝、吊兰、常春藤、龟背竹等植物,因为它们易养活且叶表面积大,像绿萝叶表有微绒毛,吊兰叶表粗糙,都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颗粒物。同时,建议定期清洁植物叶片,去除吸附的灰尘,保持植物的净化效果。“但是,植物叶片滞留灰尘的能力有限,如果家中有更高的除尘要求,建议还是选择净化器或者新风系统等高效的除尘方式。”
眼下,他们还探索让四足仿生机器人与无人机组成“黄金搭档”。“例如,四足仿生机器人在路面用红外线扫描,无人机则在空中盘旋,实现‘空地一体’的立体化巡防格局。”周堃说,“两者融合”可以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