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学前教育法,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全面总结学位条例实施40多年的经验,制定学位法,更好服务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修订文物保护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培育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统筹推进传染病防治法修改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制定工作,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决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恪守法治原则,牢记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以严格公正司法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最高人民法院收案34898件,结案32539件。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作为‘白衣战士’,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守护好官兵健康、为部队战斗力护航。”陈威巍代表说,只有加紧解决堵点卡点问题,为官兵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才能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做实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加强审判质量管理。精简优化管理指标,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度开展数据会商,检视解决问题,审判执行质效持续向好。“案-件比”下降0.04,减少衍生案件99.2万件,当事人感受更好、获得感更实。强化审判监督指导。制定司法解释15件,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建好、用好“法答网”,累计提问75.3万件、答疑69.4万件。数字法院赋能提质增效。推动全国法院在“一张网”、一个平台办案办公,促进信息系统集约集成、业务标准统一规范。
2023年初,彼时,新婚不久的牛丹得知单位正在召集第一批赶赴里孜口岸参与建设的人员,她主动报名,“口岸前期的建设工作,谁做都是做,何况我是党员”。踏上仲巴县的土地,牛丹才深刻感受到什么叫艰苦:满目光秃不见树,漫天沙尘化作土……原本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孜却寒意逼人,冷得发抖。“头昏脑胀、呼吸急促,特别是晚上,难受得睡不着,就那么睁着眼睛,翻来覆去熬到天亮。”在里孜口岸的第一夜,牛丹至今仍记忆犹新。
首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要把知识产权当作生命线,从战略层面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专利、申请商标,让知识产权保护始终贯穿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建议加大对各类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定赔偿上限,建立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恶意侵权行为予以加倍惩处,依法严格适用刑事法律对涉嫌刑事犯罪的造假分子定罪量刑,使司法保护与创新政策协同发力,助力中国品牌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