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答:裁判尺度是否统一、同案能否同判,是人民群众衡量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准,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获得感。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民事生效裁判监督,促进法院统一司法裁判标准,切实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一是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效个案监督促进统一司法裁判标准。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坚持法定性和必要性相结合监督标准,加强个案精准监督,通过抗诉等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方式,促进统一司法标准,推动解决同类问题。如“冯某慧与李某赠与合同纠纷抗诉案”中,检察机关准确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监督法院判令受赠人返还全部赠与财产,促进统一类似案件裁判尺度。二是加强案例指导,以监督标准统一推动裁判标准统一。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等,从法律适用、事实认定、证据运用、政策把握、办案方法等方面提炼出对类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参照援引的司法规则,引导检察机关进一步统一监督标准,通过有效监督促进统一裁判标准。三是强化类案监督,切实提升监督质效。持续加强类案分析,及时发现民事生效裁判监督领域中的多发、共性问题,推动民事检察监督“由点到面”。充分利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动类案信息收集研判,剖析个案问题背后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起到“监督一类、纠正一片”的效果,切实发挥类案监督在增强监督质效、统一法律适用方面的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一十五条(2021年修正,本案适用,现为2023年修正后的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百一十九条)
2011年至2012年期间,利辛县某腾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腾置业公司)就安徽某楼盘C区、D区一期工程和C区二期工程进行招标。安徽某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安建设公司)中标,并与某腾置业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建案涉项目工程。
王天玉认为,最高法发布的第42批指导性案例,体现了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对于其中符合劳动关系的依法予以确认,保障他们的权益;对于没有构成劳动关系但存在某种程度劳动管理的,属于新就业形态的新情况,可以参考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中的“劳动三分法”。“对于新情况,现在的法律制度还没完全跟上,要以文件规范的协议为基础,探索出一个行业保障的模式方案”。
华盛顿3月12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劳工部12日发布数据称,美国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2%。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Alexei Mukhin:俄罗斯总统普京设定的目标,在过去三年中几乎没有改变:乌克兰非军事化、去纳粹化和巩固中立地位。这是什么意思?在乌克兰非军事化的情况下,普京的意思是,北约成员国的军队和特种部队代表撤出乌克兰领土,而不是部署北约的军事基础设施。乍看之下,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但这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