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活动现场,像王怡雯这样的两岸文化“摆渡人”不在少数。深耕福建朱子文化IP的台青范姜锋,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探讨如何将妈祖文化融入文创产品:“大陆文创市场充满机遇,文创领域很适合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比如我们在福建深耕朱子文化 IP。这次希望在天津挖掘合作机遇,引进台湾优质文创项目和文旅资源,后续计划组织更多台湾青年来天津看看。”
随着“天津市对台交流基地”牌匾的红绸落下,这座北方妈祖文化圣地正式开启新使命。中新天津生态城妈祖文化园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子升细数历史渊源:“自元朝漕运改海运,天津作为北方重要出海口,便与妈祖文化结下深厚渊源,滨海新区更成为妈祖文化在北方的重要承载地。如今,园区以妈祖文化为核心,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在妈祖诞辰日举办系列非遗与民俗活动,既擦亮滨海新区旅游名片,也为津台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架起坚实桥梁。”
赛事期间,洪江市通过挖掘农耕文化旅游区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农耕文化深度游、非遗雅集、茶韵漫游等文旅套餐,为跑者及游客提供“赛后文旅深度体验”。据统计,活动期间洪江市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30%,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实现“文体旅”消费与乡土经济的双赢。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