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活动现场,像王怡雯这样的两岸文化“摆渡人”不在少数。深耕福建朱子文化IP的台青范姜锋,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探讨如何将妈祖文化融入文创产品:“大陆文创市场充满机遇,文创领域很适合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比如我们在福建深耕朱子文化 IP。这次希望在天津挖掘合作机遇,引进台湾优质文创项目和文旅资源,后续计划组织更多台湾青年来天津看看。”
汉沽飞镲激昂的鼓点在渤海湾畔久久回荡,台胞李志章驻足良久,即将返程的他感慨:“台湾岛内今天也在上演同样的妈祖祭祀活动,技艺表演、祈福仪式……这种跨越海峡的文化共鸣,正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生动见证。”(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以妈祖文化为媒,‘两岸妈祖缘’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了包括妈祖汇亲、文创设计大赛、诗词楹联展、两岸交流成果展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现已成为津台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活动品牌。”天津市台办主任靳凡在活动致辞中指出,此次妈祖文化园被确定为“天津市对台交流基地”,既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两岸交流的内涵意义增添了新的维度深度。
韩国汉字研究所所长河永三认为,甲骨文作为东亚文化的源头活水,其现代价值亟待进一步挖掘与利用。他建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古代经典《千字文》进行数字化传播,让这一文化瑰宝焕发新的光彩。
“铛铛、铛铛……”,一辆铛铛车缓缓驶过前门大街,随之响起清脆铜铃声。不远处,导游讲述北京交通往事:“铛铛车是北京第一代电车,名取其声,因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用脚踩一下车内踏板,就会响起铛铛声,提醒行人躲避。这铛铛声一响就是百年……”
纪宁说,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球尤其是女子青少年网球,已经成为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领域一个风口。郑钦文夺冠能促进更多中国青少年加入网球运动。与此同时,中国网球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硬件条件以及软件设施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网球经济蕴含的巨大空间也随之逐步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