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据悉,五“有”政策聚焦吸引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给出有吸引力的补贴补助等优惠政策。一是就业有补贴,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粤东、粤西、粤北12市就业6个月,可申请省级就业补贴,标准为博士10000元、硕士7000元、其他5000元。二是创业有扶持,自主创业有1万元一次性资助,需要场地的可申请入驻政府部门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最长3年免租期;自行租赁场地的,可享受最长3年、每年最高6000元的租金补贴。资金不足的还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个人贷款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500万元,将获得50%贴息,在东莞还可获得个人贷款全额贴息。三是创新有资助,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最高可获资助1000万元。入选中山市创新科研团队,基础研究类最高可获资助500万元、产业化类最高可获资助2000万元、投融资类最高可获资助3000万元。四是求职有住所,来深圳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请最长居住15天的免费房源。来珠海求职的应届毕业生等青年人才,不仅可申请最长5天的免费住宿,成功就业后还可享受“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的住房保障。来东莞求职的大专以上学历等青年人才,可申请最长15天免费住宿服务,就业后入住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可申请每月500元最长3年的租房补贴。五是落户有补助,新引进落户并在深圳全职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可申请10万元落户补贴;优秀硕士及本科毕业生,可分别申请3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落户补贴。新引进落户惠州的应届毕业生,可享受最高1万元的落户补贴。
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须加强对老年人的数字化引导,如在相关场所提供数字助老服务,帮助、教会老人领取和使用电子消费券等。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可以设计开发一些更简洁、易操作的线上领取和使用办法,减少烦琐的操作步骤。当“适老”“助老”双管齐下,相信老年群体将会更快融入数字生活,自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深圳聚焦技能成长需要,建立全周期、梯次化的政策体系。在评价选拔方面,建立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2024年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3.8万人次,打造“一核四级”竞赛体系,年均开展60余项市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创新打造产教评技能新生态,以龙头企业为链主,上下游企业为链员,实现链内政、企、校、行等产教评资源共建共享共促。全市共47家龙头企业成为链主单位,带动上下游数百家企业,为数十条产业链建立从招生、培训、评价、就业到提升为一体的技能人才供应链。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团委书记 刘蕾:我们主要面向的方向就是像材料,自动化、智能制造、航空宇航,还有像机械加工这些(岗位),我们都是非常需求这方面的人才。
第五十一条 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办理。
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2023年7月,全南县法院会同县住建局、城市社区管委会等部门开展联动调解,工作人员三次奔赴现场实地调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找准化解纠纷突破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监察委员会主任、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选,并有权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代表依法提出的人选提出意见。